0371-66555519

0371-64398556

当前位置:首页>健康科普
【巩医科普】三月茵陈四月蒿!茵陈蒿,不仅能降压,还有这些好处

发布时间:2024-03-11 10:59:58  浏览:216次


《诗经》里有“春日迟迟,采蘩祁祁。”的佳句,大意是:春来的日子渐渐长,姑娘们纷纷采摘白蒿忙。“蘩”即茵陈,民间俗称 “白蒿”,是初春田野里最常见的野菜。明代《救荒野谱》有云:“青蒿儿,才发颖,二月二日春犹冷。家家竞作茵陈饼。茵陈疗病还疗饥,借问采蒿知不知。”可以说茵陈具有药食兼备的特性。

图片

茵陈为菊科蒿属植物的地上部分。又名白蒿、因尘、茵陈蒿、绵茵陈、安吕草。春季采的去根幼苗,习称“绵茵陈”,秋季割的地上部分称“茵陈蒿”。在我国各地(主要在低海拔地区)都有广泛分布,正月里刚刚冒露雏芽的茵陈,此时药效最佳,口感也好;农历二、三月里,茵陈药效比正月稍差,此时也可作为野菜食用。绵茵陈一般在幼苗高6-10cm时进行采摘质量为佳。

图片

药用价值

图片
图片

茵陈药用已有2000多年历史。说起茵陈,大家最熟悉的还是“华佗三试茵陈蒿”的故事:一个黄痨病人,因为吃了三月里茵陈的嫩茎后不药而愈,引起了华佗的注意,后来,华佗分别将不同时期采摘下来的茵陈用以黄痨病人的病情治疗,发现只有三月前采摘的茵陈有效果;华佗又把三月里采摘的茵陈分别以根、茎和叶进行分类实验。实践证明,只有幼嫩的茎可以入药治病,并取名茵陈。他还编歌供后人借鉴:“三月茵陈四月蒿,传于后人切记牢。三月茵陈治黄痨,四月青蒿当柴烧”。民间亦有“三月的茵陈四月蒿,五月砍来当柴烧”的说法。

【性味归经】苦、辛,微寒。归脾、胃、肝、胆经。

【功效主治】清利湿热,利胆退黄。主治黄疸尿少,湿温暑湿,湿疮瘙痒。

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茵陈还具有具有清湿热、利胆,保肝,抗病原微生物,降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,解热、镇痛、抗炎,抗肿瘤,退黄疸等功效。另外茵陈中有二甲氧基香豆素和茵陈黄酮等物质,这些物质都是天然的保肝成分,人体吸收以后,能提高肝脏的解毒能力,也能保护肝细胞的不受损伤,并降低肝脏转氨酶的活性,对多种肝病都有治疗和预防的作用。

图片
图片

食用价值


图片
图片

在文人墨客笔下,茵陈芽的美味被描绘得令人唾液潜溢,唇齿生香。唐代杜甫曾写有《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》组诗,其中有句“棘树寒云色,茵陈春藕香”,把早春茵陈的鲜嫩与春藕的脆香相媲美。北宋苏轼也喜食茵陈,他曾到苏南的润州、丹阳督导赈灾事宜。这里的茵陈芽绽发得早,鲜味更足,他在《元日过丹阳 明日立春 寄鲁元翰》中赞道:“堆盘红缕细茵陈,巧与椒花两斗新。”他还写了一首《春菜》诗,“茵陈甘菊不负渠,脍缕堆盘纤手抹” 。看来茵陈芽定是上了他的美食排行榜,东坡居士对茵陈的喜爱可见一斑。

【白蒿红枣汤】抓一小把阴干后的白蒿6~15g,4-5个去核的枣,适量冰糖。白蒿和红枣一起泡水,具有祛风除湿、滋阴补肾、健脾和胃、补血养血,让你少发脾气少生闷气,很适合春主生发肝木,疏肝理气,有利养生。

图片

【白蒿茶】把洗净的白蒿阴干或者是炒过后用来泡水喝,可以起到养肝护肝的作用。还可以搭配蒲公英或金银花等,起到清热解毒、利湿退黄的作用。

图片

【粉蒸白蒿】鲜嫩的白蒿,淘洗过后与面粉搅拌均匀,上锅蒸熟,将蒜泥、盐、五香粉、酱油、醋等配好的料汁浇在上面,就可以食用了。软糯鲜香,回味悠长。

图片

另外还有诸如白蒿窝头、白蒿粥、香炸白蒿、白蒿鸡蛋饼、辣椒炒白蒿、白蒿白扁豆鲫鱼汤等全国各地东西南北各地不同的美食做法。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试着做起来。

图片

注意事项

图片

茵陈虽然美味,但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。

图片

茵陈性寒,脾胃虚寒的人不适用。

图片

蓄血发黄及血虚萎黄者慎用。

图片

食用过多容易出现头晕、恶心、上腹饱胀、灼热感、腹泻及短暂心慌等反应。

下一篇:没有了
上一篇:没有了

快捷菜单

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