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71-66555519

0371-64398556

当前位置:首页>健康科普>科普文章
冬季养生,您了解吗?

发布时间:2022-11-22 12:27:13  浏览:993次

冬季从立冬开始,经过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 寒,直至立春前一天。寒冷是冬季气候变化的主要特点。因此,冬季保健养生显得尤为重要,也在中原四季中独具特色。

室温 

黄帝内经说:“冬三月,此谓闭藏,水冰地坼,无扰乎阳,早卧晚起,必待日光,使志若伏若匿,若有私意,若己有得,去寒就温,无泄皮肤,使气亟夺,此冬气之应,养藏之道也。”温度是人体健康的需要,冬季气温寒冷,尤其处于四季分明的中原地区,虽现在有暖冬现象,但冬季的寒冷气候仍是人们在这个季节养生需要注意的关键。


世界卫生组织建议,冬季室温不应低于18℃。对老年人来说,冬季室温应再高出 2℃~3℃为好。若室温低于16℃,老年人体质衰弱,抗感染能力差,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,如气管炎等,尤其是老慢支、慢阻肺等患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老年患者;如果室温继续下降,低于12℃时,老年人基础代谢缓慢,会造成身体体温不够,诱发血液粘稠度增加,血管弹性下降,高血压、心肌梗死、脑栓塞等疾病发生的风险增加。所以在调节室温的同时,尤其是老年人需注意人体活动量、衣着厚薄等因素。


饮食
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》提出“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”的四时顺养原则。冬季是一年最好的进补季节,饮食宜滋补温补,敛阴护阳,使人体阴阳平衡。膳食以摄取充足的,与其寒冷和活动程度相适应的热能,摄取足够的优质蛋白,适当增加油脂,其中植物油最好达到一半以上,此外,蔬菜、水果和奶类的摄取量也需充足。常用的食物有栗子、核桃、羊肉、黑芝麻、枸杞等,栗子养胃健脾,补肾强筋,核桃补肾益精,温肺定喘,羊肉健脾温中,补肾壮阳,益气养血,黑芝麻补益肝肾呢,养血益精。提倡晨起服热粥,晚餐宜节食。烹调方法上,尽量宜炖、焖、蒸、煮等以水为传导媒介的加热方式为主,可以保护食物的性能,提高食物的效用,熏、炸、烤、煎这类的烹调方法少用或不用。

冬天肾的功能偏旺,饮食在注意热量的补充的同时,要增苦少咸,以防肾水过旺,多吃些苦味食物,以补益心脏,常用食物如:槟榔、橘子、猪肝、羊肝、大头菜、莴苣、醋、茶等。


冬季饮食上虽宜温热,但燥热的食物不宜多吃,否则会郁久化热伤津。


运动

医曰:形不动则精不流,精不流则气郁结,则百病生。动则气消,血脉通畅,百病不生。冬季运动要适量,强度不宜过大,更不可大汗淋漓,运动之前应充分做好准备活动,冬季运动,可活动肢体关节,精气血流畅通,调节自身热能,抵御严寒,增强免疫能力;适当运动增强胃肠消化功能,同时可消耗体能,利于减肥;锻炼心肺功能,预防感冒,防止心肺过早衰退。


冬季从室内到室外,温差变化大,会使皮肤肌肉血管收缩,关节和韧带变得僵硬,血流减缓,体内的代谢变慢,冬季运动不宜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,可打太极拳、散步、室内游泳、骑自行车、慢跑、做体操、 跳绳、跳舞等,只要达到全身暖和,帮助血液循环,四肢不僵滞即可。适当减少登山、球类运动,以防止运动量过大大汗淋漓毛孔大开,外邪侵袭诱发感冒、肺炎等疾病。

快捷菜单

回顶部